当前位置:

英语退出小学舞台?核酸筛查要收费?造谣背后的利益链竟然是这!

“上海幼儿园不进行生理教育,下架特定国别图书” “上海市教委称,9月1日起,英语退出小学舞台”“9月1日起,上海核酸筛查要收费”……这些都是近期的热门谣言。在澄清的同时,上海辟谣平台发现,这些谣言有一定的共通点:其一,往往由个人或自媒体发布,社交平台、门户网站上的“公众号”“自媒体号”等是谣言的首发渠道。其二,造谣者为了增强谣言可信性,无不表示相关说法有依据。有的依据经不起推敲,造谣者只是笼统地说来自“上面规定”;有的却叫人真假难辨,因为造谣者会附上“红头”文件、通知,或截取相关部门的公开说明……从求证过程看,这些文件或通知可能是真的,但解读的内容是错的。

那么,这究竟是解读者的无心之失或能力所限,还是故意曲解有所企图?上海辟谣平台发现,背后的利益链不容忽视。

造谣者:只要有热点和流量,真假不重要

从上海辟谣平台的调查看,很多涉及政策解读类的传言往往与信息发布者的切身利益有关。部份自媒体关注的不是解读内容的正误,而是能否制造热点、吸引流量,继而谋取经济利益。

例如,近期被辟谣的“上海市教委称英语退出小学舞台”消息,是某自媒体对8月初上海市教委官网发布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2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的曲解。该通知介绍了新学年不同科目的教学和考试安排,其中外语科目的教学计划时间并没有减少;通知也只字未提“英语退出小学舞台”。进一步调查还能发现,类似的曲解在前几年教育部门发布教学安排时也曾出现过,也被辟谣。

为什么自媒体明知解读站不住脚还要发布相关信息?

关键原因还是“流量”。在自媒体中,除了个人用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商业机构,“赚钱”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对他们而言,积累粉丝、增加点击量,意味着有了赚钱的基础。

一方面,这些自媒体能成为广告主眼中的“意见领袖”,通过发布硬广告、软广告等,获得不菲的广告收入。

比如,较早发布“上海市教委称英语退出小学舞台”的自媒体就是一家广告公司。翻看其公众号发布的消息,除了部分教育信息外,大部分都是教育服务或产品推广。对这类公众号而言,用户数、点击量意味着广告合作中的谈判加码。至于解读政策或通知,并不是该公司的主业;何况,这类商业公司本来也不具备准确解读的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自媒体借助热度和流量,哪怕不发广告,也可以“躺着赚钱”。

目前,包括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都有流量分成机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信息发布者只要积累一定数量的粉丝,平台就支持注册者加入广告分成体系,平台自动在公众号内容中插入广告,包括文中广告、文末广告等。只要有人阅读,平台会自动结算流量提成。“躺赚”的流量分成看似不高——每次点击或许只有几分钱,可部分不法分子是团伙造谣、传谣,同时注册运营几十个乃至几百上千个账户,积少成多,由此获得金额非常可观。

2019年,广东警方就破获过一起利用虚假信息推广引流的网络黑产案。在该案件中,犯罪团伙疯狂注册了2000多个微信公众号,并以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为标题,编造虚假内容后,通过这些公众号发布,吸引大量流量,从而赚取高额的广告收入。

需要警惕的是,部分自媒体为了骗取关注度,故意恶意解读,挑动公众转发扩散不实消息。例如,7月底上海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做出了“免费核酸检测延至8月31日”的决定,并未谈及此后的核酸安排。有自媒体却故意将此解读成“9月1日起收费”,博取关注。近期,上海根据防疫进展,明确9月30日前核酸检测免费。此前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但要提防的是,不排除还会有自媒体为了搏眼球,继续曲解。

对公众而言,识别这类谣言并不困难——既要看信息发布者给出的依据全文或原视频全程,还要看发布者是谁。要知道,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和解读者都应该是权威部门,而不是那些看似解读及时的自媒体。

发布平台:如何约束“伪专业”“伪中立”

自媒体编造了谣言,而在谣言传播中,纵容他们向公众发布消息的平台也难辞其咎。

首先,平台的流量分成机制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很多自媒体宁可造谣也要流量,关键原因是按照发布平台的“游戏规则”,这么做有利可图。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躺赚”模式中,发布平台同样是受益方——粉丝、流量为发布平台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广告主,在“流量分成”中,最大的受益方不是自媒体,而是平台。

从各大平台的官方宣传看,他们更偏爱把“流量分成”机制说成“赋能优秀内容制作者”或“鼓励优秀内容创作者”,还会给出很多正能量的案例来说明内容支持的作用。

上海辟谣平台梳理发现,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平台披露过在其流量分成机制下,平台与内容制作者的受益比例,也没有介绍过除了值得一说的“正能量内容制作者”之外,还有哪些人是受益者、他们发布了哪些内容。

而一些用户反映,相关平台上的消息良莠不齐。尤其在发生重大事件后,真消息或者说来自权威部门、机构的声音仍旧要与假消息、小道消息博弈,似乎感受不到“赋能优秀内容制作者”的成果。可见,平台的“赋能优秀内容制作者”是否落到实处,以及分成机制是否合理,有待探讨。

其次,个人或商业机构用“伪专业”或“傍专业”的名称误导公众,平台也应该承担责任。

“叫‘**媒体’的账号太多了。在传统印象里,‘媒体’代表了公正第三方,但现在很多叫‘**媒体’的并不是媒体,而是商业机构、广告公司”“有些账号动辄冠以‘上海**’‘中国**’‘**行业协会’‘**研究中心’等,看起来都是权威部门或专业机构,没想到背后都是商业机构,发布的消息也不准确”“以前门户网站摘录的新闻来自官方媒体,现在很多门户网站引入了 各种自媒体号,却不区别自媒体与官方媒体,经常推送自媒体的消息,结果读到了还以为是官方媒体发布的……”这些都是上海辟谣平台收到的公众对“伪专业”“傍媒体”的意见。很多网友表示,仅从名称很难区分“李逵”“李鬼”,所以有时会把“李鬼”发布的假消息当作真消息。

然而,各平台对商业机构能否在账号中使用“媒体”“新闻”“研究机构”“研究中心”“行业协会”“医生”等字眼规定不一,导致用户仅从名称很难判断账号的可信度。

例如,不少中老年用户比较相信各种“研究中心”“医生”发布的信息。可在抖音中,以“研究中心”为关键词搜索用户,出现了大量个人用户注册的“研究中心”,包括“鼻病研究中心”“影视剧研究中心”“乡镇研究中心”“护肤研究中心”“北京中医养生研究中心”,等等。在快手以“医生”为关键词搜索,也有大量用户以此自称。他们中有的有具体的从业单位,有的却只是简单地标注“外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若要标注从业单位,需经过快手认证,包括上传医师、护士职业证等材料。那么,对那些个人注册的“研究中心”,以及没有从业单位、未经认证的“医生”,平台能否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能力呢?

由此可见,要避免谣言和假消息误导公众,平台规范信息发布者的账户名称,以及为公众提供方便的查询验证方式等很有必要。

近期,很多人关注到微信的一条新规定:公众号的头像不能诱导用户点击,即微信禁止公众号通过头像设置红点或数字等,以仿冒官方消息提醒、诱导用户点击查看公众号。微信表示,将根据违规程度对公众号采取删除头像、能力封禁等措施。不过,这条规定针对的是公众号的运营,而归根结底,社交平台、网络平台更要管一管各种自媒体、社交号的命名和资质,避免他们假借专业、公正的身份发布不实消息,误导公众。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编辑:宋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百科知识
  • 权威发布
  • 以案说法
  • 法律法规
  • 谣言曝光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