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木耳打农药”是谣言

  生命时报 2018-09-04 第1246期 第14版 作者: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团

  近日,部分网络媒体传播了以“利益驱使,黑木耳生长过程竟然全程打农药”为内容的视频,引起食用菌行业和社会的质疑。经我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具有明显恶意抹黑的意图,可能对不了解食用菌生产实际的消费者产生很大误导。

  该视频疑点众多,第一,其中所说正在喷洒的除草农药——农达,又名“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实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视频中,黑木耳菌包(提供菌类生长所需的营养)上只有割掉的袋顶部有少量干的小耳芽,应属春季菌包秋季再管理,只能采收少量末茬黑木耳。此阶段,有少量草不会增加病虫害,对黑木耳的生长无影响,无需除草。画面中栽培模式是地栽,地表面覆盖黑色地膜的作用是为了防沙和阻止杂草生长。画面中在地膜破损处长出的少量草,并不影响黑木耳生长,因此,喷除草剂完全没有必要,与常规的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和田间管理常识严重不符。在黑木耳的地栽模式中,为了防止地面杂草的生长,一般会在覆盖地膜之前提前除草,地面全部覆盖地膜后才会给黑木耳排袋(装上菌袋)。排袋后靠黑色地膜和前期除草剂药效即可有效阻止杂草生长,无需喷洒除草剂。

  第二,该视频中提到,要用多次杀虫剂,且直接喷洒在耳片上。据我会了解,黑木耳是胶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干湿交替,这种管理技术会让黑木耳很少发生虫害。即使发生了虫害,只需将黑木耳晒干,降低含水量,虫害自然消失。黑木耳对化学药剂十分敏感,喷洒农药反而易致畸型耳,虫害可通过阳光暴晒进行预防和控制。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农作物、动物或微生物都有可能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黑木耳也不例外。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菇蚊、菇蝇和螨类等。如东北地区是我国黑木耳的主产地,全年气候冷凉,尤其是冬季严寒,田地中残留的虫卵和病原孢子都难以越冬,虫口基数极少,只要按照黑木耳栽培操作规程进行,次年出耳期出现病虫害爆发的概率也会极低,频繁用药只会徒增生产成本。食用菌防虫的主要方式是栽培场地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虫源;发菌室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迁入。任何栽培阶段用药,必须严格按照用药方法,可使用已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可用于食用菌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用药期宜早不宜迟,且农药不得直接在耳片上喷洒。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用药有明确的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对黑木耳的生产及产品质量的监管也有明确的规定与措施。

  从我会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市场上的黑木耳产品是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未发现明显有药物残留超标现象。最后提醒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不要轻信谣言或传播谣言,主动了解一些食用菌生产的基本常识,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让制谣者和非法生产者无生存空间。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团

编辑:向宏鑫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百科知识
  • 权威发布
  • 以案说法
  • 法律法规
  • 谣言曝光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