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链食品为何频中招?春节假期疫情会重来吗?你关心的问题有答案了

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

目前疫情发展呈现什么特征?

为何频繁检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

春节假期疫情会重来吗?

……

你关心的这些问题

权威解答来了

目前疫情发展呈现什么特征?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米锋表示,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米锋表示,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我们要继续坚持“人”“物”同防,强化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

为何进口冷链食品频繁检出核酸阳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解释了两个主要原因。

李宁称,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李宁指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非常有成效,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冷链食品表面消毒后安全吗?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说,感染风险在流通而不在食物。当前冷链食品包装表面消毒,是为了预防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感染风险,消毒后接触食品包装表面,是安全的。

消毒可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若核酸检测呈阳性,不必过度紧张。

完全避免零星散发病例有可能吗?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随着全球疫情日趋严重,国内发生一些零星散发的病例也是常态化防控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聚集性的散发事件减少。这些措施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这些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就能够减少疫情的发生。

第二,加大监测检测力度。一旦发现污染,一旦发现有人感染,第一时间能够发现出来。

第三,一旦出现零星病例,很快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随着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应急性的疫苗应用也可以预防类似现象的发生。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帮助减少零星病例、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我们强调的要坚持常态化防控,这些措施包括减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尤其到了冬天,很多环境通风不好,包括居家通风、乘坐公共交通以及在电梯这些通风不好的环境里一定要戴口罩,这些措施只要坚持到底,感染风险就会减少。

春节假期疫情会重来吗?

吴尊友称,进入冬季以后,应该说全球疫情形势不乐观,全球面临着大考,中国也面临着大考。零星病例发生是常态化防控下的正常现象,在过去11个月我们经历过,也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像国庆节有6亿到7亿人的大流动,没有出现疫情反弹。现在进入冬季,接下来又是春节的人员大流动,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重大的疫情。

吴尊友指出,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我们有信心防止出现疫情卷土重来,防止出现2020年年初那样的严重疫情。做到这些还是要把科学防控的措施综合应用,概括起来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突出重点,使得我们的防控措施“精准狠”,能够及时发现,能够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杨雁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百科知识
  • 权威发布
  • 以案说法
  • 法律法规
  • 谣言曝光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