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红儿童姿势矫正器有用吗?医生:可作辅助,不可过分依赖

9月1日中小学校统一开学,“神兽”归笼后,每天都要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课、写作业,有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出现脊柱侧弯、近视等健康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家长圈走红了一批“网红矫正器”,这些矫正器真的能帮助孩子保护视力、恢复挺拔身姿吗?

记者体验

4种矫正器各有利弊

“隐形”“防歪头”“销量过百万”……在网购平台上,商家对商品的描述丰富多彩,价格也从十几元到百余元。华商报记者在网购平台上选购了4种销量较高的姿势矫正器,适用范围包括站姿和坐姿,儿童和成人。

●护栏式矫正器

对弯腰驼背、脊柱侧弯不一定起效

护栏式矫正器适用于纠正坐姿,分为双卡口和单卡口,将卡口处扣在桌沿上,可以防止使用者低头。

横梁造型的护栏式矫正器有两个卡口,角度和卡口宽度较难调节,且不能升高,但横梁处用泡沫包裹,舒适度较高。

豆芽型护栏矫正器只有一个卡口,最底端设置旋钮,方便调节卡口宽度,高度调节范围为4厘米,其豆芽状的护栏没有加厚泡沫,舒适感较差。

西安市红会医院儿童骨病院副主任医师屈继宁表示,两种造型的护栏式矫正器原理相同,都是在胸前设置格挡,防止孩子低头,保持胸与桌子之间的合适距离,但孩子弓着背、侧着身也能用,对孩子的弯腰驼背和脊柱侧弯不起效。

●形体开背棍

对挺胸抬头有一定矫正作用

形体开背棍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使用时将开背棍从平行旋转至交叉状态,竖棍垂直于地面置于背后,保持站姿将两臂向后伸展,置于横棍后。

记者体验时,背部、胸前、大臂肌肉明显有拉伸感,使用时能立刻纠正站姿,保持挺拔姿态,但该产品缺点在于开合时极难旋转,儿童无法自主操作。

屈继宁称,形体开背棍对挺胸抬头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和靠墙站立的效果类似。

●智能感应式矫正器

作用有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智能感应式矫正器适用于站姿和坐姿,两条弹力带中间有一块可充电的液晶屏,将两个弹力带背在双肩后按下开关即可使用,打开后液晶屏处开始计时,显示佩戴时间。使用者一旦驼背,液晶屏就开始震动发出提醒。

记者体验时,无论身体向前躬还是向后仰,都能感受到震动,且质量较轻,可以长时间佩戴。但是震动不明显,如果冬天佩戴的话,可能会因为衣服太厚而起不到提醒作用。

屈继宁称,感应式矫正器可以起到提示作用,感应器部分一旦不垂直于地面就说明孩子的姿势不正确,可能正在弯腰或侧身。但作用非常有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宣传、监督。

家长声音

孩子意识不到驼背严重性 担心不纠正就来不及了

姜女士的女儿马上10岁,她说,孩子大概在三四岁时就有轻微驼背,后来越来越严重,她担心再不纠正就来不及了。

“孩子现在还小,注意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等骨头发育成熟就没有纠正机会了。我总是提醒她但会惹她烦,所以我在家会和她一起做康复操,帮助她矫正驼背,但我要是忘了她自己也不会训练。”姜女士说。

市民邓先生说:“现在有学校为了避免孩子受伤,课间、中午都要求孩子坐在教室里,整所学校静悄悄。孩子一坐就是一天,很难达到正常活动量,身体素质下降了。”孩子在家写作业,如果头离桌面太低或是身子歪斜,家长可以及时提醒,在学校家长就没办法管了。

赵先生的儿子今年9岁,他说,现在的孩子不仅活动时间不多,活动范围也非常有限。有时候,孩子会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紧盯着,时间长了不仅影响视力,对孩子的身体形态也很有影响。

医生提醒

若孩子坐姿有明显问题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家长选择矫正器时,应该注意产品多方面的细节。屈继宁表示,矫正器的配件大小很关键,要注意避免孩子误食小零件。家长应注意产品质量,防止孩子使用期间突然损坏,误伤其他身体部位。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孩子生理结构的产品,尽量选择柔软不尖锐的产品,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这四种矫正器都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但它们是商品,不属于专业的医用支具,不可过分依赖、迷信其效果。”屈继宁说。

如果孩子是姿势不良引起的驼背、脊柱侧弯,这些矫正器可以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孩子的坐姿如果有明显问题,或产生器质性病变,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系统科学的检查,切勿拖延导致疾病加重。

屈继宁介绍,长期坐姿不正容易引发脊柱侧弯,胸廓畸形等问题,并牵扯头部、骨盆、颈椎等部位出现疼痛。同时,一直驼背也会影响心肺发育,压迫心脏,出现个子长不高、容易感冒、肺活量差等表现。

青春期孩子基本发育完成,疾病发展空间不大,因此,在这个阶段发现驼背、侧弯问题较容易纠正。孩子青春前期出现问题,若不及时处理,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可能还需要手术介入治疗。女生应在14-15岁前、男生应在15-16岁前及时矫正。

来源:华商报

编辑:翁子茜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百科知识
  • 权威发布
  • 以案说法
  • 法律法规
  • 谣言曝光台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首页